查看原文
其他

民国名记者

2015-09-21 新传大词典

黄远生:原名黄为基,民国初年著名记者。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《少年中国》周刊开始的。最出名时,任上海《时报》、《申报》驻北京特约记者,为其撰写北京通讯。他善于调查研究,勤于采访交人广,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,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。被称为“报界之奇才”,与刘少少、徐彬彬一起被称为民初新闻界“三杰”。 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,1915年避往上海,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。

他死后,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,出版了《远生遗著》,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。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:

①题材重大、内容翔实,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。

②分析深刻、见解独到,对新闻背景、事件内幕的挖掘和分析入木三分;

③文笔生动、亦庄亦谐。

黄原声的通讯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,又基本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特点,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。 新闻理念:

①报纸应该“主持公理、指斥时弊”,报馆作为舆论机关应该“救国兴邦”;

②新闻报道要客观、公正、真实、全面;

③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,做到“四能”,即脑筋能想,腿脚能奔走,耳能听,手能写。

邵漂萍:原名镜清,改名振青。我国不可多得的“新闻全才”。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《申报》通讯员;1911年协助创办《汉民日报》,兼任《浙江军政府公报》,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。日本留学期间,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。1916年回国后,受聘于《申报》、《时报》和《时事新报》,撰写时评。袁世凯死后,《申报》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,期间为之撰写的《北京特别报道》很受欢迎。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。1918年在北京创办《京报》,自任社长,以“铁肩棘手”为座右铭。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。

他最擅长新闻采访,所著《实际应用新闻学》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。

刘少少:著名记者,在政治上倾向保守,然其为文独辟蹊径,庄谐杂出,时有新意,为一部分旧知识分子所欣赏。

徐彬彬:长于文学,娴于经史,熟悉历史掌故,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而富有情趣,随笔融时事经史和历史掌故于一体,颇受读者欢迎。

林白水:主笔《杭州白话报》、与蔡元培合办《俄事警闻》、在北京创《公言报》、《新社会报》等。文风个性明显,非常敢言。

张季鸾:既有中国诗人的流风余韵,又有现代报人的广博知识,所作评论文章,注意时效性,追求新闻价值上的评论价值;追求预见性,洞悉时局与事态的本质及趋势;注重逻辑性,文章结构严谨,政论缜密;走向平衡。成为当时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代表,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。

张季鸾在主持《大公报》笔政后,先声夺人,提出著名的“不党、不卖、不私、不盲”四不主义办报方针。

胡政之:1915任《大共和报》驻京特派记者,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。1918以《大公报》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。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,在天津任新记公司《大公报》经历兼副总编辑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